水窗低傍画栏开,枕簟萧疏玉漏催。
一夜雨声凉到梦,万荷叶上送秋来。
草长莺飞二月天,拂堤杨柳醉春烟。
农历二月,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,黄莺飞来飞去。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,随风摆动,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。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,如同烟雾般凝集着。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。
儿童散学归来早,忙趁东风放纸鸢。
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,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。
散学:放学。 纸鸢:泛指风筝,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。鸢:老鹰。
爽气荐金风,新凉入衣袂。
荐:频之意。言金风频送爽气。金风:西风。
朝露流青桐,旭日光生媚。
桐:指梧桐。青桐,言苍翠的梧桐。
轩窗坐临江,烟影浮轻翠。
竹树带飞岚,荇藻俱明丽。
岚:山上的雾气。飞岚:即飘动的雾气。 荇藻:水草。
双鸥浴回波,蹴荡晴光坠。
蹴:踢、跳。蹴荡:跳荡。蹴荡晴光坠:浮光跃金。
风帆云外来,隐见都深致。
渔网次第张,钓饵各呈技。
呈技:显能。各呈技,犹言各显其能。
苟得亦偶然,贪求本无谓。
苟:连词,如果,假设。苟得:假使得到。
远雁下平沙,嘹亮遗凄唳。
唳:鹤叫声。此处指雁鸣。凄唳:凄厉的叫声。
幽怀本不穷,况当心目费。
淡淡横朝烟,脉脉深秋思。
姽婳将军林四娘,玉为肌骨铁为肠。
捐躯自报恒王后,此日青州土亦香!
九州生气恃风雷,万马齐喑究可哀。
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,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。
九州:中国的别称之一。分别是:冀州、兖州、青州、徐州、扬州、荆州、梁州、雍州和豫州。王昌龄《放歌行》:“清乐动千门,皇风被九州”。生气:生气勃勃的局面。恃(shì):依靠。 万马齐喑: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。喑(yīn),沉默,不说话。
我劝天公重抖擞,不拘一格降人才。
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,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。
天公:造物主。抖擞:振作,奋发。 降:降生,降临。
虞山去吴城才百里,屡欲游,未果。
虞山距离吴城仅有一百里,多次想去游玩,始终未能成行。
辛丑秋,将之江阴,舟行山下,望剑门入云际,未及登。
辛丑年的秋天,我将要到江阴去,当时乘船途经虞山下,远望剑门峰直插云霄,但不能趁此登山。
丙午春,复如江阴,泊舟山麓,入吾谷,榜人诡云:“距剑门二十里。”仍未及登。
丙午年的春天,我又到江阴去,船停泊在山脚,进入吾谷,船夫欺骗我说:“距离剑门还有二十里。”我仍然不能趁此登山。
壬子正月八日,偕张子少弋、叶生中理往游,宿陶氏。
壬子年正月八日,我和张少弋、叶中理一起到虞山游玩,寄宿在陶氏家。
明晨,天欲雨,客无意往,余已治筇屐,不能阻。
第二天早晨,天将要下雨,两位朋友都不想去登山,但是我已经准备好竹杖和登山屐,天气不能阻止我前往。
自城北沿缘六七里,入破山寺,唐常建咏诗处,今潭名空心,取诗中意也。
从城北出发顺着城边走六七里,进入破山寺,这是唐代常建题咏诗歌的地方,现在这里的水潭名叫“空心”,是取自诗中的意思。
遂从破龙涧而上,山脉怒坼,赭石纵横,神物爪角痕,时隐时露。
于是从破龙涧上山,山脉突起并且裂开,红褐色的石头纵横交错,传说是神奇动物龙的爪子和丫角磨过的痕迹,它们时隐时现。
相传龙与神斗,龙不胜,破其山而去。
相传龙跟神争斗,龙不能获胜,就冲破那座山离去了。
说近荒惑,然有迹象,似可信。
传说的内容接近荒唐,让人迷惑,但这里有些痕迹,似乎又值得相信。
行四五里,层折而度,越峦岭,跻蹬道,遂陟椒极。
行走了四五里路,都是层层叠叠弯弯曲曲的,翻越峦岭,登上石径,就可到达山顶。
有土坯磈礧,疑古时冢,然无碑碣志谁某。
上面有众多山石累积成的土丘,我怀疑是古代的坟墓,但没有碑文记录是谁的墓。
升望海墩,东向凝睇。
一登上望海墩,向东凝望。
是时云光黯甚,迷漫一色,莫辨瀛海。
这时云的颜色非常昏暗,天地迷蒙一片,连大海也看不清楚。
顷之,雨至,山有古寺可驻足,得少休憩。
不一会,雨下起来了,虞山中有一座古寺可以停留,稍作休息。
雨歇,取径而南,益露奇境:龈腭摩天,崭绝中断,两崖相嵌,如关斯劈,如刃斯立,是为剑门。
雨停了,我们从小路向南出发,沿途不断出现奇丽的景色:两旁齦腭般的山峰直逼云天,险峻的大山仿佛被从中劈开,两边的山崖对着张开,像门这样分开【关,门闩,指门,见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】,像刀刃这样直立,这就是剑门。
以剑州、大剑、小剑拟之,肖其形也。
用剑州的大剑、小剑来拟称它,是因为它们的外形相像啊。
侧足延,不忍舍去。
我两脚斜着站立了很久,但还是不忍离开。
遇山僧,更问名胜处。
后来,遇到山里的僧人,再向他询问山中的名胜之地。
僧指南为太公石室;南而西为招真宫,为读书台;西北为拂水岩,水下奔如虹,颓风逆施,倒跃而上,上拂数十丈,又西有三杳石、石城、石门,山后有石洞通海,时潜海物,人莫能名。
僧人指引说南面是太公石室;由南往西是招真宫和读书台; 由西往北面是拂水岩,水流向下奔腾如彩虹一般,大风逆吹,水沫向上飞溅高达几十丈,山的西面有三沓石、石城、石门,虞山后面有一个石洞通往大海,不时隐藏着海中生物,人们叫不出它们的名字。
余识其言,欲问道往游,而云之飞浮浮,风之来冽冽,时雨飘洒,沾衣湿裘,而余与客难暂留矣。
我听得懂他的话,想问路前往游玩,但这时山上阴云浓密,风不断刮来,非常寒冷,天上不时有雨飘洒,打湿了衣服,使我和客人都难以停留片刻。
少霁,自山之面下,困惫而归。
而稍停,我们就从虞山的正面下山,困顿疲惫地踏上归途。
自是春阴连旬,不能更游。
从此,春雨接连下了二十多天,不能再次去虞山游玩。
噫嘻!
唉!
虞山近在百里,两经其下,为践游屐。
虞山靠近吴城只有百里,我两次从山下经过,都无法实现登山的愿望。
今之其地矣,又稍识面目,而幽邃窈窕,俱未探历,心甚怏怏。
现在到了那个地方,又只稍稍了解到它表面的情况,而那些幽深的地方,都未曾探访游历过,心里很不快乐。
然天下之境,涉而即得,得而辄尽者,始焉欣欣,继焉索索,欲求余味,而了不可得,而得之甚艰,且得半而止者,转使人有无穷之思也。
但是世间的种种境界中,有的一接触就能领会到,而一领会到就走到尽头了,开始的时候很高兴,接下来就索然无味了,想找回值得玩味的,却一点也找不到了;反而那些得来很艰难的,而且得到一半就没有了的,却让人有无穷无尽的思恋。
呜呼!
唉!
岂独寻山也哉!
这哪里只是游山寻胜才有的呢!
吟怀未许老重阳,霜雪无端入鬓长。
几度白衣虚令节,致疑黄菊是孤芳。
白衣:白衣使者,江州刺史王弘派来给陶渊明送酒的使者。详见善权《奉题王性之所藏李伯时画渊明:采菊》注。虚令节:言虚度节日,指重阳节。致疑句:谓以致怀疑菊花没有人来欣赏,只好孤芳自赏。按陶渊明赏菊饮酒,引为佳话。此联二句乃借用其意,谓几度的重阳节没有这样欢乐聚会,没有这样饮酒赏菊,实在是虚度了时光,实在对不起菊花。
野心一片湖云外,灏气三秋海日旁。
野心:闲散之心。灏气:弥漫于天地之间的大气。唐柳宗元《始得西山宴游记》有“悠悠乎与灏气俱,而莫得其涯;洋洋乎与造物者游,而不知其所穷。”用此意。三秋:此处指秋季的第三个月,即农历九月。唐王勃《滕王阁诗序》有句“时维九月,序属三秋。”即用此意。
山阁若逢阎伯屿,方君诗思敌王郎。
山阁:指序灯与众友宴集之吴山上楼阁。阎伯屿:唐高宗咸亨二年(公元671年)任洪州都督时,于重阳节日在滕王阁上张宴,与僚属宾朋欢聚。据考证,其时洪州都督虽姓阎,但非阎伯屿。此处将吴山阁与滕王阁并称。方君:与序灯同宴且长于诗的朋友,具体所指未详。王郎:指初唐四杰之一的大诗人王勃。见前,洪州阎都督在滕王阁上宴集时,正值王勃南下省亲,路过洪州,与宴,作《滕王阁诗序》。《滕王阁诗序》是一篇流传千古、脍炙人口的不朽佳作。此处以方君的诗才与王勃并比,自属溢美夸赞与鼓励之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