晋家南渡日,此地旧长安。
晋家朝廷南迁长江,金陵就是当时的首都——长安。
地即帝王宅,山为龙虎盘。
地势有帝王之气,山水则虎踞龙蟠。
金陵空壮观,天堑净波澜。
金陵空自壮观,长江亦非天堑。
醉客回桡去,吴歌且自欢。
酒醉回船归家去,口吟吴歌独自欢。
金陵地势雄壮,江水空摇,高墙巍峨不动。
地拥金陵势,城回江水流。
东晋在这里建都,百万富豪纷纷在这里夹道修建高楼。
拥:环抱的样子。金陵:这里指金陵山,即今南京的钟山。《艺文类聚》:徐爱《释问略》曰:建康北十余里有钟山,旧名金陵山,汉未金陵尉蒋子文讨贼,战亡,灵发于山,因名蒋侯祠。故世号曰蒋山。
当时百万户,夹道起朱楼。
东晋终于灭亡,宫殿被荒草湮灭。
当时:指六朝。
亡国生春草,王宫没古丘。
只有玄武湖上的明月,在波浪上空注视着曾经繁华的江洲。
国:都城。亡国:指相继灭亡的六朝的故都金陵。两句意为:金陵到处是春草,王宫湮没于丘墟中。
空余后湖月,波上对瀛州。
魏晋六代,兴衰迭起,我且痛饮三杯,为金陵高歌一曲。
空余:只剩下。后湖:一名玄武湖,在今南京市东北。《初学记》:建业有后湖,一名玄武湖。《景定建康志》:玄武湖亦名蒋陵湖,亦名秣陵湖,亦名后湖,在城北二里,周回四十里,东西有沟流入秦淮,深六尺,灌田一百顷。《一统志》:玄武湖,在应天府太平门外,周回四十里,晋名北湖。刘宋元嘉未有黑龙见,故改名,今称后湖。
这里的宫殿不比长安的少,四周山峦围城,比洛阳的山更多。
六代兴亡国,三杯为尔歌。
古殿傍边吴王种植的花草,深深宫院里美女穿戴着的晋朝样式的绮罗绸缎的服装。
国:都城。亡国:指相继灭亡的六朝的故都金陵。两句意为:金陵到处是春草,王宫湮没于丘墟中。
苑方秦地少,山似洛阳多。
都随着人事变换而消失,就像东流的江水,一去不回。
古殿吴花草,深宫晋绮罗。
并随人事灭,东逝与沧波。
秋风清,秋月明,
秋风凌清,秋月明朗。
落叶聚还散,寒鸦栖复惊。
风中的落叶时聚时散,寒鸦本已栖息,又被明月惊起。
寒鸦:《本草纲目》:“慈鸟,北人谓之寒鸦,以冬日尤盛。”
相思相见知何日?此时此夜难为情!
朋友盼着相见,却不知在何日,这个时节,这样的夜晚,相思梦难成。
入我相思门,知我相思苦。
走入相思之门,知道相思之苦。
长相思兮长相忆,短相思兮无穷极。
永远的相思永远的回忆,短暂的相思却也无止境。
早知如此绊人心,何如当初莫相识。
早知相思如此的在心中牵绊,不如当初就不要相识。
平林漠漠烟如织,寒山一带伤心碧。
远处舒展的树林烟雾漾潆,好像纺织物一般,秋寒的山色宛如衣带,触目伤心的碧绿。
平林:平原上的林木。《诗·小雅·车舝》:“依彼平林,有集维鷮。” 毛 传:“平林,林木之在平地者也。” 漠漠:迷蒙貌。烟如织:暮烟浓密。 伤心:极甚之辞。愁苦、欢快均可言伤心。此处极言暮山之青。
暝色入高楼,有人楼上愁。
暮色进了高高的闺楼,有人正在楼上独自忧愁。
暝色:夜色。
玉阶空伫立,宿鸟归飞急。
玉石的台阶上,徒然侍立盼望,那回巢的鸟儿,在归心催促下急急飞翔。
玉阶:玉砌的台阶。这里泛指华美洁净的台阶。 归:一作“回”。
何处是归程?
哪里是我返回的路程?
归:一作“回”。
长亭连短亭。
过了长亭接着短亭。
狂风吹古月,窃弄章华台。
叛将康楚元、张嘉延非法弄兵,窃取荆州。北落星的光彩明亮闪耀,战争胜利在望;南征猛将密集如云,气势如雷。靠近天的长剑像闪电一样地挥动,直斩长鲸,劈开海水。我看到楼船这样壮阔,就像王浚当年率领军队从三蜀东下,直取吴国,接受了吴军的投降的景象。扬兵开战,虎旗张扬,杀声震天,江中顿时白浪翻滚,犹如银屋。指挥的将军身居玉帐之内,在河魁星的方位设置军帐。紫髯若戟,头冠崔嵬,十分威武雄壮。天子驾临,细柳营开,细柳治军严谨,纪律严明。才知道灞上的队伍,就像孩子们在做游戏,很容易受到敌人的袭击。羌笛横吹《阿亸回》曲子,月光笼罩下的戍楼中吹起《落梅》。将军舞起长剑,壮士呼声震天。军队得胜庆功,演奏献凯之曲时,功臣的画像能被画在未央宫的麒麟台上。
古月:是“胡”的隐语。这里指叛将康楚元、张嘉延。 窃弄章华台:指康张叛军弄兵窃取荆州。窃弄,非法弄兵。章华台,楚灵王所筑造,旧址在今湖北省。这里代称荆、襄一带。
北落明星动光彩,南征猛将如云雷。
手中电击倚天剑,直斩长鲸海水开。
我见楼船壮心目,颇似龙骧下三蜀。
龙骧:人名,指益州刺史王浚。太康元年,他率领军队东下,直取吴国的都城,接受了吴军的投降。官至大将军。三蜀:指蜀郡、广汉、犍为三郡,皆在今四川境内。
扬兵习战张虎旗,江中白浪如银屋。
虎旗:即熊虎旗,古时主将的军旗。
身居玉帐临河魁,紫髯若戟冠崔嵬,
玉帐:指主将所居的军帐,坚固不可侵犯,像玉制作的帐篷一样。临河魁:在河魁星的方位设置军帐。古人认为军中主将须根据时历选择一定的方位设置军帐。
细柳开营揖天子,始知灞上为婴孩。
羌笛横吹阿亸回,向月楼中吹落梅。
将军自起舞长剑,壮士呼声动九垓。
功成献凯见明主,丹青画像麒麟台。
紫骝行且嘶,双翻碧玉蹄。
枣红色的骏马一边奔驰一边鸣叫着,它那碧玉般的蹄子上下翻飞。来到河边它不肯渡水,好像在怜惜身上披着的锦缎障泥。与吐蕃接壤的白雪戍是那么的遥远,黄云海戍迷离不见。挥动马鞭奔赴万里之外,怎能贪恋家室的温馨呢。
紫骝:暗红色的马。 双翻碧玉蹄:此句来自沈佺期的诗“四蹄碧玉片”。
临流不肯渡,似惜锦障泥。
障泥:披在马鞍旁以挡溅起的尘泥的马具。
白雪关山远,黄云海戍迷。
挥鞭万里去,安得念春闺。
念:又作“恋”。
金樽清酒斗十千,玉盘珍羞直万钱。
金杯里装的名酒,每斗要价十千; 玉盘中盛的精美菜肴,收费万钱。
玉盘:精美的食具。珍羞:珍贵的菜肴。羞:同“馐”,美味的食物。直:通“值”,价值。
停杯投箸不能食,拔剑四顾心茫然。
胸中郁闷啊,我停杯投箸吃不下; 拔剑环顾四周,我心里委实茫然。
投箸:丢下筷子。箸(zhù):筷子。不能食:咽不下。茫然:无所适从。
欲渡黄河冰塞川,将登太行雪满山。
想渡黄河,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; 要登太行,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。
太行:太行山。
闲来垂钓碧溪上,忽复乘舟梦日边。
像吕尚垂钓溪,闲待东山再起; 又像伊尹做梦,他乘船经过日边。
闲来垂钓碧溪上,忽复乘舟梦日边:这两句暗用典故: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,得遇周文王,助周灭商;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,后被商汤聘请,助商灭夏。这两句表示诗人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。碧:一作“坐”。忽复:忽然又。
行路难!行路难!多歧路,今安在?
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,多么艰难; 眼前歧路这么多,我该向北向南?
行路难:选自《李白集校注》,乐府旧题。金樽(zūn):古代盛酒的器具,以金为饰。清酒:清醇的美酒。斗十千:一斗值十千钱(即万钱),形容酒美价高。
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。
相信总有一天,能乘长风破万里浪; 高高挂起云帆,在沧海中勇往直前!
长风破浪:比喻实现政治理想。据《宋书·宗悫传》载:宗悫少年时,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,他说:“愿乘长风破万里浪。”会:当。 云帆:高高的船帆。船在海里航行,因天水相连,船帆好像出没在云雾之中。济:渡。
金樽清酒斗十千,玉盘珍羞直万钱。
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,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。
珍羞:珍贵的菜肴。羞:同“馐”,美味的食物。直:通“值”,价值。
停杯投箸不能食,拔剑四顾心茫然。
但心情愁烦使得我放下杯筷,不愿进餐。拔出宝剑环顾四周,心里一片茫然。
欲渡黄河冰塞川,将登太行雪满山。
想渡过黄河,坚冰堵塞大川;想登太行山,大雪遍布高山。
闲来垂钓碧溪上,忽复乘舟梦日边。
遥想当年,姜太公溪垂钓,得遇重才的文王,伊尹乘舟梦日,受聘在商汤身边。
闲来垂钓碧溪上,忽复乘舟梦日边:这两句暗用典故: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,得遇周文王,助周灭商;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,后被商汤聘请,助商灭夏。这两句表示诗人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。碧:一作“坐”。
行路难!行路难!多歧路,今安在?
人生的道路何等艰难,何等艰难,歧路纷杂,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边?
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。
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,到那时,将扬起征帆远渡碧海青天。
长风破浪:比喻实现政治理想。据《宋书·宗悫传》载:宗悫少年时,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,他说:“愿乘长风破万里浪” 云帆:高高的船帆。船在海里航行,因天水相连,船帆好像出没在云雾之中。
大道虽宽广如青天,唯独没有我的出路。
大道如青天,我独不得出。
我不愿意追随长安城中的富家子弟,去搞斗鸡走狗一类的赌博游戏。
羞逐长安社中儿,赤鸡白雉赌梨栗。
像冯谖那样弹剑作歌发牢骚,在权贵之门卑躬屈节,那不合我心意。
社:古二十五家为一社。白狗:一作“白雉”。
弹剑作歌奏苦声,曳裾王门不称情。
韩信发迹之前被淮阴市井之徒讥笑,贾谊才能超群遭汉朝公卿妒忌。
弹剑:战国时齐公子孟尝君门下食客冯谖曾屡次弹剑作歌怨己不如意。
淮阴市井笑韩信,汉朝公卿忌贾生。
君不见古时燕昭王重用郭隗,拥篲折节、谦恭下士,毫不嫌疑猜忌。
贾生:洛阳贾谊,曾上书汉文帝,劝其改制兴礼,受时大臣反对。
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,拥簪折节无嫌猜。
剧辛和乐毅感激知遇的恩情,竭忠尽智,以自己的才能为君主效力。
剧辛乐毅感恩分,输肝剖胆效英才。
而今燕昭王之白骨已隐于荒草之中,还有谁能像他那样重用贤士呢?
昭王白骨萦蔓草,谁人更扫黄金台?
世路艰难,我只得归去啦!
行路难,归去来!
不要学许由用颍水洗耳,不要学伯夷和叔齐隐居收养采薇而食。
归去来:指隐居。语出东晋陶渊明《归去来辞》。
在世上活着贵在韬光养晦,为什么要隐居清高自比云月?
有耳莫洗颍川水,有口莫食首阳蕨。
我看自古以来的贤达之人,功绩告成之后不自行隐退都死于非命。
含光混世贵无名,何用孤高比云月?
伍子胥被吴王弃于吴江之上,屈原最终抱石自沉汨罗江中。
吾观自古贤达人,功成不退皆殒身。
陆机如此雄才大略也无法自保,李斯以自己悲惨的结局为苦。
子胥既弃吴江上,屈原终投湘水滨。
陆机是否还能听见华亭别墅间的鹤唳?李斯是否还能在上蔡东门牵鹰打猎?
陆机雄才岂自保?李斯税驾苦不早。
你不知道吴中的张翰是个旷达之人,因见秋风起而想起江东故都。
华亭鹤唳讵可闻?上蔡苍鹰何足道?
生时有一杯酒就应尽情欢乐,何须在意身后千年的虚名?
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,秋风忽忆江东行。
且乐生前一杯酒,何须身后千载名?
镜湖三百里,菡萏发荷花。
镜湖之大有三百余里,到处都开满了欲放的苛花。
镜湖:一名鉴湖,在今浙江绍兴县东南。
五月西施采,人看隘若耶。
西施五月曾在此采莲,引得来观看的人挤满了若耶溪。
若耶:若耶溪,在今浙江绍兴境内。溪旁旧有浣纱石古迹,相传西施浣纱于此,故又名“浣纱溪”。
回舟不待月,归去越王家。
西施回家不到一个月,便被选进了宫中。
回舟不待月:指西施离去之速,就在回舟的时候,月亮尚未出来,就被带邀而去了。这是夸饰的修辞手法。
李白乘舟将欲行,忽闻岸上踏歌声。
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,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。
踏歌: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,一边唱歌,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,可以边走边唱。
桃花潭水深千尺,不及汪伦送我情。
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,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。
桃花潭: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。《一统志》谓其深不可测。 深千尺: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,运用了夸张的手法(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)写深情厚谊,十分动人。 不及:不如。 汪伦:李白的朋友。李白游泾(jīng)县(在今安徽省)桃花潭时,附近贾村的汪伦经常用自己酿的美酒款待李白,两人便由此结下深厚的友谊。历代出版的《李白集》、《唐诗三百首》、《全唐诗》注解,都认定汪伦是李白游历泾县时遇到的一个普通村民,这个观点一直延续至今,今人安徽学者汪光泽和李子龙先后研读了泾县《汪氏宗谱》、《汪渐公谱》、《汪氏续修支谱》,确知“汪伦又名凤林,为唐时知名士”,与李白、王维等人关系很好,经常以诗文往来赠答。开元天宝年间,汪伦为泾县令,李白“往候之,款洽不忍别”(详见《李白学刊》第二辑李子龙《关于汪伦其人》)。按此诗或为汪伦已闲居桃花潭时,李白来访所作。李白于公元754年(天宝十三载)自广陵、金陵至宣城,则此诗当不早于此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