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花名价别,开艳益皇都。
这花声价不同其他花草,绽放时刻溢满整个国都。
名价别:(牡丹)声名、身价都有别于他花。名价犹声价。北齐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勉学》:“有一俊士,自许史学,名价甚高。”按:唐人嗜牡丹,到王建生活的中唐时期此风尤盛。 皇都:国都,此处指唐上都长安。唐韩愈《早春呈张水部》诗:“最是一年春好处,绝胜花柳满皇都。”益:水溢出器皿,此引申为满。
香遍苓菱死,红烧踯躅枯。
芳香处处苓蔆羞愧欲死,颜色火红踯躅失色枯萎。
香遍:香满。苓蓤(líng):《全唐诗》作苓菱。唐人认为苓即荷花。唐人李善《文选注》云:“苓,古‘莲’字。”汉代枚乘《七发》云:“蔓草芳苓。”言其以芳香著称。菱一名芰,与荷花同是芳香花卉,有词牌《芰荷香》可证。此句谓牡丹花香四溢,使苓蔆相形见拙,羞愧欲死。 红烧:花色红艳如火。踯(zhí)躅(zhú):指山踯躅,又名红踯躅,山石榴、映山红、杜鹃花。见《本草纲目》卷一七。白居易《山石榴寄元九》诗:“高枝濯濯辛夷紫,密叶深深踯躅红。”
软光笼细脉,妖色暖鲜肤。
柔和光华笼罩纤细肢体,妖艳色彩温暖娇嫩肌肤。
软光:柔和的光泽。细脉:犹言气脉。此句写牡丹的韵致。 脉在古文中解释为似血管一样连贯成系统的东西。参考历代诗文,细脉多实指细水流,这里翻译为细水流或能做一说,但是结合全篇来看,这里应该诗正面描写牡丹的姿态,细脉指牡丹的枝干更合适一些。 妖色:艳丽姿色。白居易《牡丹芳》诗:“减却牡丹妖艳色。”暖:原缺,据席本、《全唐诗》补。鲜肤:鲜指新而华美。鲜肤指娇嫩美丽的肌肤。陆机 《日出东南隅行》:“鲜肤一何润,秀色若可餐。”
满蕊攒黄粉,含棱缕绛苏。
花朵中填满金粉般花蕊,翻卷花瓣如同大红流苏。
蕊:原作叶,据《全唐诗》作蕊。攒金粉:碎蕊细聚如金粉状。韩琮《咏牡丹未开者》诗:“嫩蕊包金粉,重葩结秀囊。” 含棱:翻卷的花瓣。缕绛苏:像一缕缕大红色流苏。
好和薰御服,堪画入宫图。
香味和顺可以熏染御服,姿态美丽应当画入宫图。
晚态愁新妇,残妆望病夫。
将谢如淡淡哀愁的新妇,凋零同望着病夫的女子。
教人知个数,留客赏斯须。
请大家知道这花时短暂,客人再留下欣赏片刻吧。
一夜轻风起,千金买亦无。
一夜清风吹起花事结束,即使千金也难买回花开。
庭前甘菊移时晚,青蕊重阳不堪摘。
庭前的甘菊花因为移载得晚,到重阳节时花蕊还是青的没有开花,不能摘来观赏。
明日萧条醉尽醒,残花烂熳开何益?
等到明天秋景萧瑟人们从酒醉中清醒了,你再开出些残花来有什么用呢?
醉尽醒:意谓似醉似醒。萧条:寂寥。醉尽醒:谓无菊饮不欢。
篱边野外多众芳,采撷细琐升中堂。
篱笆边的野地里开了许多杂花,人们将这些细碎琐屑的花采了摆在中堂中观赏。
众芳:泛指细琐之野花。 中堂:诗中代指高位。采撷(xié):摘取。升中堂:花得登庙堂之上,而甘菊反失其时。
念兹空长大枝叶,结根失所缠风霜。
感念你空长了大大的枝叶,只因跟扎的不是地方才不幸为风霜所侵。
兹:此。 失所:谓失其故所,结根失所,故前曰“空长”。
木末芙蓉花,山中发红萼。
枝条最顶端的木芙蓉花,在山中绽放鲜红的花萼。
木末芙蓉花:即指辛夷。辛夷,落叶乔木。其花初出时尖如笔椎,故又称木笔,因其初春开花,又名应春花。花有紫白二色,大如莲花。白色者名玉兰。紫者六瓣,瓣短阔,其色与形似莲花,莲花亦称芙蓉。辛夷花开在枝头,故以“木末芙蓉花”借指。木末:树梢,枝头。芙蓉花:此指辛夷花,因芙蓉花与辛夷花形相似,花色相近。
涧户寂无人,纷纷开且落。
涧口一片寂静杳无人迹,纷纷扬扬独自开了又落。
且:又。
明朝游上苑,火速报春知。
花须连夜发,莫待晓风吹。
春江潮水连海平,海上明月共潮生。
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,与大海连成一片,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,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。
滟滟随波千万里,何处春江无月明!
月光照耀着春江,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,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。
江流宛转绕芳甸,月照花林皆似霰;
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,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。
空里流霜不觉飞,汀上白沙看不见。
月色如霜,所以霜飞无从觉察。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,看不分明。
流霜:飞霜,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,是从空中落下来的,所以叫流霜。在这里比喻月光皎洁,月色朦胧、流荡,所以不觉得有霜霰飞扬。
江天一色无纤尘,皎皎空中孤月轮。
江水、天空成一色,没有一点微小灰尘,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。
纤尘:微细的灰尘。 月轮:指月亮,因为月圆时像车轮,所以称为月轮。
江畔何人初见月?江月何年初照人?
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,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?
人生代代无穷已,江月年年望相似。
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,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。
穷已:穷尽。
不知江月待何人,但见长江送流水。
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,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。
但见:只见、仅见。
白云一片去悠悠,青枫浦上不胜愁。
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,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。
悠悠:渺茫、深远。 青枫浦上:青枫浦 地名 今湖南浏阳县境内有青枫浦。这里泛指游子所在的地方。
谁家今夜扁舟子?何处相思明月楼?
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?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?
扁舟子:飘荡江湖的游子。扁舟,小舟。 明月楼:月夜下的闺楼。这里指闺中思妇。曹植《七哀诗》:“明月照高楼,流光正徘徊。上有愁思妇,悲叹有余哀。”
可怜楼上月徘徊,应照离人妆镜台。
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,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。
月徘徊:指月光偏照闺楼,徘徊不去,令人不胜其相思之苦。 离人:此处指思妇。 妆镜台:梳妆台。
玉户帘中卷不去,捣衣砧上拂还来。
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,卷不走,照在她的捣衣砧上,拂不掉。
玉户:形容楼阁华丽,以玉石镶嵌。
此时相望不相闻,愿逐月华流照君。
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,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。
相闻:互通音信。 逐:追随。 月华:月光。
鸿雁长飞光不度,鱼龙潜跃水成文。
鸿雁不停地飞翔,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;月照江面,鱼龙在水中跳跃,激起阵阵波纹。
文:同“纹”。
昨夜闲潭梦落花,可怜春半不还家。
(此二句写月光之清澈无边,也暗含鱼雁不能传信之意。)
闲潭:幽静的水潭。
江水流春去欲尽,江潭落月复西斜。
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,可惜的是春天过了一半自己还不能回家。
复西斜:此中“斜”应为押韵读作“xiá”(洛阳方言是当时的标准国语,斜在洛阳方言中就读作xiá)。
斜月沉沉藏海雾,碣石潇湘无限路。
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,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。
无限路:极言离人相距之远。
不知乘月几人归,落月摇情满江树。
斜月慢慢下沉,藏在海雾里,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。
乘月:趁着月光。 摇情:激荡情思,犹言牵情。
林花谢了春红,太匆匆。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。
树林间的红花已经凋谢,花开花落,才有几时,实在是去得太匆忙了。也是无可奈何啊,花儿怎么能经得起那凄风寒雨昼夜摧残呢?
谢:凋谢。 无奈朝来寒雨:一作“常恨朝来寒重”。
胭脂泪,相留醉,几时重。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。
飘落遍地的红花,被雨水淋过,像是美人双颊上的胭脂在和着泪水流淌。花儿和怜花人相互留恋,如醉如痴,什么时候才能再重逢呢?人生从来就是令人怨恨的事情太多,就像那东逝的江水,不休不止,永无尽头。
胭脂泪:原指女子的眼泪,女子脸上搽有胭脂,泪水流经脸颊时沾上胭脂的红色,故云。在这里,胭脂是指林花着雨的鲜艳颜色,指代美好的花。 相留醉:一本作“留人醉”。 几时重:何时再度相会。
枝间新绿一重重, 小蕾深藏数点红。
海棠枝间新长出的绿叶层层叠叠的,小花蕾隐匿其间微微泛出些许的红色。
爱惜芳心莫轻吐, 且教桃李闹春风。
一定要爱惜自己那芳香的心,不要轻易地盛开,姑且让桃花李花在春风中尽情绽放吧!
园花笑芳年,池草艳春色。
园花笑在美好的年岁,春光里池草更觉鲜艳。
园花:泛指园中百花。 芳年:美好的年岁。亦指少年青春,意即为各自的芳年而笑。唐卢照邻《长安古意》诗:“借问吹箫向紫烟,曾经学舞度芳年。” 艳春色:献艳于春色之中。
犹不如槿花,婵娟玉阶侧。
还不如篱边的木槿花,在玉阶旁姿态如婵娟。
婵娟:形容姿容美好的样子。唐孟郊《婵娟篇》:“花婵娟,泛春泉;竹婵娟,笼晓烟;妓婵娟,不长妍;月婵娟,真可怜。”
芬荣何夭促,零落在瞬息。
花香草茂生命太短促,花草凋落只在霎那间。
芬荣:芳香、繁茂。 夭促:死亡得很快,此喻花落之迅疾也。 瞬息:一眨眼一呼吸,形容极短的时间。
岂若琼树枝,终岁长翕赩。
哪里像美丽的玉树枝,一年到头都光彩灿烂。
岂若:哪里象。 琼树枝:指名贵花木;玉树之枝。屈原《离骚》:“溘吾游此春宫兮,折琼枝以继佩。” 终岁:即终年,全年,一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