晋家南渡日,此地旧长安。
晋家朝廷南迁长江,金陵就是当时的首都——长安。
地即帝王宅,山为龙虎盘。
地势有帝王之气,山水则虎踞龙蟠。
金陵空壮观,天堑净波澜。
金陵空自壮观,长江亦非天堑。
醉客回桡去,吴歌且自欢。
酒醉回船归家去,口吟吴歌独自欢。
金陵地势雄壮,江水空摇,高墙巍峨不动。
地拥金陵势,城回江水流。
东晋在这里建都,百万富豪纷纷在这里夹道修建高楼。
拥:环抱的样子。金陵:这里指金陵山,即今南京的钟山。《艺文类聚》:徐爱《释问略》曰:建康北十余里有钟山,旧名金陵山,汉未金陵尉蒋子文讨贼,战亡,灵发于山,因名蒋侯祠。故世号曰蒋山。
当时百万户,夹道起朱楼。
东晋终于灭亡,宫殿被荒草湮灭。
当时:指六朝。
亡国生春草,王宫没古丘。
只有玄武湖上的明月,在波浪上空注视着曾经繁华的江洲。
国:都城。亡国:指相继灭亡的六朝的故都金陵。两句意为:金陵到处是春草,王宫湮没于丘墟中。
空余后湖月,波上对瀛州。
魏晋六代,兴衰迭起,我且痛饮三杯,为金陵高歌一曲。
空余:只剩下。后湖:一名玄武湖,在今南京市东北。《初学记》:建业有后湖,一名玄武湖。《景定建康志》:玄武湖亦名蒋陵湖,亦名秣陵湖,亦名后湖,在城北二里,周回四十里,东西有沟流入秦淮,深六尺,灌田一百顷。《一统志》:玄武湖,在应天府太平门外,周回四十里,晋名北湖。刘宋元嘉未有黑龙见,故改名,今称后湖。
这里的宫殿不比长安的少,四周山峦围城,比洛阳的山更多。
六代兴亡国,三杯为尔歌。
古殿傍边吴王种植的花草,深深宫院里美女穿戴着的晋朝样式的绮罗绸缎的服装。
国:都城。亡国:指相继灭亡的六朝的故都金陵。两句意为:金陵到处是春草,王宫湮没于丘墟中。
苑方秦地少,山似洛阳多。
都随着人事变换而消失,就像东流的江水,一去不回。
古殿吴花草,深宫晋绮罗。
并随人事灭,东逝与沧波。
襄阳行乐处,歌舞白铜鞮。
在襄阳行乐之处,至今犹有人歌舞《白铜鞮》之曲。
白铜鞮:歌名。相传为梁武帝所制。一说为南朝童谣名,流行于襄阳一带。
江城回绿水,花月使人迷。
汉江之泽水回绕着江城,襄阳之花容月色实在是令人着迷。
晋人山简醉酒之时,在高阳池醉态可掬。
山公醉酒时,酩酊高阳下。
他头上反戴看白接篱之帽骊在马上,样子实在是可笑。
山公:即山简。晋代人,字季伦。“竹林七贤”之一山涛之子,曾任征南将军,镇守襄阳。但他不理政务,只知饮酒游乐,故时人编了首《山公歌》。后成为流行在襄阳一带的一首儿歌。这首歌诙谐有趣,广为流传,常被游历襄阳的文人墨客所引用。
头上白接篱,倒著还骑马。
岘山依着汉江,水绿如碧,沙白似雪。
白接篱:白色的头巾。山简每喝醉了酒,总是倒戴着头巾,倒骑着马回家。
山上有纪念羊枯的堕泪碑,上面的字己久为青苔所没,看不清楚了。
岘山临汉水,水绿沙如雪。
姑且在习家池觅得一醉,不去山上看堕泪碑了。
水绿沙如雪:一作“水色如霜雪”。
上有堕泪碑,青苔久磨灭。
也学一学山公欲上马的醉态,让襄阳小儿也笑上一笑。
堕泪碑:在襄阳岘首山。这里用羊祜的典故。《晋书·羊祜传》载:“祜乐山水,每风景,必造岘山,置酒言咏。”羊祜死后,为纪念他的政绩,“襄阳百姓于岘山祜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庙,岁食飨祭焉。望其碑者莫不流涕,杜预因名为堕泪碑。”
且醉习家池,莫看堕泪碑。
堕泪碑:在襄阳岘首山。这里用羊祜的典故。《晋书·羊祜传》载:“祜乐山水,每风景,必造岘山,置酒言咏。”羊祜死后,为纪念他的政绩,“襄阳百姓于岘山祜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庙,岁食飨祭焉。望其碑者莫不流涕,杜预因名为堕泪碑。” 习家池:又名高阳池,位于湖北襄阳城南约五公里的凤凰山(又名白马山)南麓,建于东汉建武年间。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刘孝标注引《襄阳记》:“汉传中习郁于岘山南,依范蠡养鱼法,作鱼池,池边有高堤,种竹及长楸,芙蓉菱芡覆水,是游宴名处也。山简每临此池,未尝不大醉而还,曰:‘此是我高阳池也。’襄阳小儿歌之。”
山公欲上马,笑杀襄阳儿。
山公:即山简。晋代人,字季伦。“竹林七贤”之一山涛之子,曾任征南将军,镇守襄阳。但他不理政务,只知饮酒游乐,故时人编了首《山公歌》。后成为流行在襄阳一带的一首儿歌。这首歌诙谐有趣,广为流传,常被游历襄阳的文人墨客所引用。
朝辞白帝彩云间,千里江陵一日还。
清晨,朝霞满天,我就要踏上归程。从江上往高处看,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,如在云间,景色绚丽!千里之遥的江陵,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。
朝:早晨。辞:告别。彩云间: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,地势高耸,从山下江中仰望,仿佛耸入云间。 江陵:今湖北荆州市。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,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。郦道元《三峡》:“自三峡七百里中,两岸连山,略无阙处。重岩叠障,隐天蔽日,自非亭午时分,不见曦月。至于夏水襄陵,沿溯(或泝)阻绝。或王命急宣,有时朝发白帝,暮到江陵,其间千二百时里,虽乘奔御风,不以疾也。春冬之时,则素湍绿潭,回清倒影。绝巘(或巚)多生怪柏,悬泉瀑布,飞漱其间。清荣峻茂,良多趣味。每至晴初霜旦,林寒涧肃,常有高猿长啸,属引凄异。空谷传响,哀啭久绝。故渔者歌曰:‘巴东三峡巫峡长,猿鸣三声泪沾裳。’”还:归;返回。
两岸猿声啼不住,轻舟已过万重山。
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,回荡不绝。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,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。
猿:猿猴。啼:鸣、叫。住:停息。 万重山:层层叠叠的山,形容有许多。
故人西辞黄鹤楼,烟花三月下扬州。
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,告别了黄鹤楼,在这柳絮如烟、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。
黄鹤楼: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,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,属于长江下游地带,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,故称黄鹤楼。原楼已毁,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。孟浩然:李白的朋友。之:往、到达。广陵:即扬州。 故人:老朋友,这里指孟浩然。其年龄比李白大,在诗坛上享有盛名。李白对他很敬佩,彼此感情深厚,因此称之为“故人”。辞:辞别。 烟花:形容柳絮如烟、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,指艳丽的春景。下:顺流向下而行。
孤帆远影碧空尽,唯见长江天际流。
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,消失在碧空的尽头,只看见一线长江,向邈远的天际奔流。
碧空尽:消失在碧蓝的天际。尽:尽头,消失了。碧空:一作“碧山”。 唯见:只看见。天际流:流向天边 天际:天边,天边的尽头。
昔人已乘黄鹤去,此地空余黄鹤楼。
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,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。
黄鹤楼: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,民国初年被火焚毁,1985年重建,传说 昔人:指传说中的仙人子安。因其曾驾鹤过黄鹤山〔又名蛇山〕,遂建楼。 乘:驾。 去:离开。 空:只。
黄鹤一去不复返,白云千载空悠悠。
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,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。
去:离开。 空:只。 返:通返,返回。 空悠悠:深,大的意思 悠悠:飘荡的样子。
晴川历历汉阳树,芳草萋萋鹦鹉洲。
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,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。
川:平原。 历历:清楚可数。
日暮乡关何处是?烟波江上使人愁。
天色已晚,眺望远方,故乡在哪儿呢?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,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。
八月湖水平,涵虚混太清。
秋水胜涨,几乎与岸平,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。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,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。
涵虚:包含天空,指天倒映在水中。涵:包容。虚:虚空,空间。 混太清:与天混成一体。清:指天空。
气蒸云梦泽,波撼岳阳城。
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,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。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,只能白白羡慕被钓上来的鱼。
云梦泽:古时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、湖南北部一代低洼地区。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。岳阳城:在洞庭湖东岸。
欲济无舟楫,端居耻圣明。
济:渡。 端居:安居。
坐观垂钓者,徒有羡鱼情。
阳月南飞雁,传闻至此回。
阴历十月的时候,大雁就开始南飞,
阳月:阴历十月。
我行殊未已,何日复归来。
据说飞到大庾岭,它们就全部折回。
殊:还。“我行”句意谓自己要去的贬谪之地还远,所以自己还不能停下。
江静潮初落,林昏瘴不开。
鸟儿不进,我却行程未止远涉岭南,
瘴:旧指南方湿热气候下山林间对人有害的毒气。
明朝望乡处,应见陇头梅。
真不知何日何时,我才能遇赦归来?
望乡处:远望故乡的地方,指站在大庾岭处。 陇头梅:大庾岭地处南方,其地气候和暖,故十月即可见梅,旧时红白梅夹道,故有梅岭之称。陇头:即为“岭头”。
脉脉广川流,驱马历长洲。
宽广的洛水悠远安详地流向远方,我气定神闲地驱马走在洛河长堤。
脉脉:原意指凝视的样子,此处用以形容水流的悠远绵长状。广川:洛水。 历:经过。长洲:指洛堤。
鹊飞山月曙,蝉噪野风秋。
乌鹊在月落将曙之际不时地飞过,初秋寒蝉在野外晨风中嘶声噪鸣。
曙:明亮。
金风荡初节,玉露凋晚林。
金风吹荡初秋时节,玉露凋伤岁暮之林。
金风:秋风。
此夕穷涂士,郁陶伤寸心。
今天晚上穷途之士,忧思郁结伤透寸心。
穷涂:绝路,比喻处于极为困苦的境地。 郁陶:忧思积聚貌。
野平葭苇合,村荒藜藿深。
原野平芜葭苇围合,村落破败藿藜纵深。
眺听良多感,徙倚独沾襟。
眺听乱象良多感慨,徘徊感伤泪下沾襟。
徙倚:犹徘徊、逡巡。
沾襟何所为,怅然怀古意。
泪满衣襟意欲何为,惆帐都因怀古之意。
秦俗犹未平,汉道将何冀。
秦俗乱世尚未荡平;汉道清朝尚难希冀。
樊哙市井徒,萧何刀笔吏。
樊哙是个市井之徒,萧何不过是刀笔吏。
萧何:从刘邦起事,以功封酂侯,官至相国。
一朝时运会,千古传名谥。
一旦与时运相遇合,定会万古留名传谥。
寄言世上雄,虚生真可愧。
劝诫各路豪杰英雄.虚度此生实在有愧。
虚生:徒然活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