君为女萝草,妾作菟丝花。
新婚夫妇,夫君就像是女萝草,妻妾就如菟丝花。
女萝:一种靠依附他物生长的地衣类植物。古人常以此比喻新婚夫妇。 菟丝:一种利用爬藤状构造攀附在其他植物上的寄生植物。古人常以此比喻新婚夫妇。
轻条不自引,为逐春风斜。
女子有了心上人,就好像轻柔的枝条,只有在春风里才会摇曳生姿。
引:避开,退却。
百丈托远松,缠绵成一家。
新婚以后,妻妾希望依附夫君,让彼此关系缠绵缱倦、永结同心。
托:寄托,依靠。
谁言会面易,各在青山崖。
谁说见一面很容易,我们各自在青色山崖的两边。
女萝发馨香,菟丝断人肠。
君在外春风得意、如鱼得水,而妻妾却在家里忧心匆匆、痛断肝肠。
女萝:一种靠依附他物生长的地衣类植物。古人常以此比喻新婚夫妇。 菟丝:一种利用爬藤状构造攀附在其他植物上的寄生植物。古人常以此比喻新婚夫妇。
枝枝相纠结,叶叶竞飘扬。
妻妾在家除了相夫教子外,别无旁务,因而想入非非。
竞:争逐,比赛。
生子不知根,因谁共芬芳。
我的归宿在哪里?夫君该不会在外面与别的女子“共芬芳”、做“鸳鸯”吧?
中巢双翡翠,上宿紫鸳鸯。
夫君啊!假如为妾的有二心的话,那么海水也可以用斗来量了。
上宿:指睡觉。
若识二草心,海潮亦可量。
金井梧桐秋叶黄,珠帘不卷夜来霜。
金井边的梧桐秋叶渐黄,珠帘不卷可知夜里飞霜。
金井:井栏上有雕饰的井。一般用以指宫庭园林里的井。南朝梁费昶《行路难》诗之一:“唯闻哑哑城上乌,玉栏金井牵辘轳。” 珠帘:用珍珠缀成或饰有珍珠的帘子。《西京杂记》卷二:“昭阳殿织珠为帘,风至则鸣,如珩佩之声。”
熏笼玉枕无颜色,卧听南宫清漏长。
熏笼玉枕有如容颜憔悴,静卧愁听南宫漏声悠长。
南宫:指皇帝的居处。一作“宫中”。清漏:漏是古代计时的器具,利用滴水和刻度以指示时辰。清漏指深夜铜壶滴漏之声。南朝宋鲍照《望孤石》诗:“啸歌清漏毕,徘徊朝景终。”
秋天高殿内捣衣声响彻夜阑,夜里霜重还记起君王御衣寒。
高殿秋砧响夜阑,霜深犹忆御衣寒。
更深人静银灯下裁衣才停歇,目光还转向宫城明主那边看。
御衣:帝王所著的衣服。唐李峤《春日游苑喜雨应诏》诗:“密雨迎仙步,低雨拂御衣。”
银灯青琐裁缝歇,还向金城明主看。
天亮就拿起扫帚打扫金殿尘埃,百无聊赖时手执团扇且共徘徊。
青琐:装饰皇宫门窗的青色连环花纹。《汉书·元后传》:“曲阳侯根骄奢僭上,赤墀青琐。” 金城:即皇帝所住之城。明主:贤明的君主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美哉,沨沨乎!大而婉,险而易行,以德辅此,则明主也。”
美丽的容颜还不如乌鸦的姿色,它还能带着昭阳殿的日影飞来。
奉帚平明金殿开,暂将团扇共徘徊。
果真成为薄命人长久陷入沉思,梦中又见到君王醒后心里生疑。
奉帚:持帚洒扫。多指嫔妃失宠而被冷落。平明:指天亮。金殿:指宫殿。一作“秋殿”。
玉颜不及寒鸦色,犹带昭阳日影来。
灯火照耀着西宫知道是在夜饮,眼前分明浮现复道蒙恩受宠时。
长信宫中惟有秋月尚明,昭阳殿下响起捣衣声声。
真成薄命久寻思,梦见君王觉后疑。
白露堂中满是杂草印迹,那边红罗帐里绵绵深情。
火照西宫知夜饮,分明复道奉恩时。
长信宫中秋月明,昭阳殿下捣衣声。
白露堂中细草迹,红罗帐里不胜情。
秋雨,秋雨,无昼无夜,滴滴霏霏。
秋雨不停地下啊!秋雨不停地下啊!不分昼夜,不停飘洒。昏暗的灯光下,她躺在冰冷的席垫上怨恨着和情人的分离,美丽的姑娘禁不住这样的悲哀。
无昼无夜:不分昼夜的意思。 霏:飘扬。
暗灯凉簟怨分离,妖姬,不胜悲。
西风渐渐急了起来,吹得窗前竹枝发响。时停时续地,她那敷着脂粉的脸上悬挂着两行泪水。本来很多次都约定好,每年秋天大雁归来的时候就能相见,而对方却又一次次地违期,眼看大雁归来了,人却没有归来。
妖姬:美丽的姑娘。姬,美女。《吴越春秋》卷三:“于是庄王弃其秦姬越女,罢钟鼓之乐。”
西风稍急喧窗竹,停又续,腻脸悬双玉。
稍:逐渐,渐渐。 喧窗竹:使窗前竹枝发响。 腻脸:指敷着脂粉的脸。腻,光滑。 双玉:两行泪。
几回邀约雁来时,违期,雁归,人不归。
长安一片月,万户捣衣声。
长安城内一片月光,千户万户都在捣衣。
一片月:一片皎洁的月光。 万户:千家万户。捣衣:把衣料放在石砧上用棒槌捶击,使衣料绵软以便裁缝;将洗过头次的脏衣放在石板上捶击,去浑水,再清洗。
秋风吹不尽,总是玉关情。
秋风吹送捣衣声声,家家怀念戍边之人。
吹不尽:吹不散。 玉关:玉门关,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北,此处代指良人戍边之地。
何日平胡虏,良人罢远征。
何时才能平息边境战争,让我丈夫结束远征。
平胡虏:平定侵扰边境的敌人。 良人:古时妇女对丈夫的称呼。《诗·唐风·绸缪》:“今夕何夕,见此良人。”罢:结束。
低花树映小妆楼,春入眉心两点愁。
斜倚栏干背鹦鹉,思量何事不回头。
寒月沉沉洞房静,真珠帘外梧桐影。
清冷的月光洒向宁静的小屋,梧桐的树影映在屋门口的珍珠帘子上。
洞房:深屋,位于很多进房子的后边,在古代通常是女眷的居住处。 真珠帘:真珠即珍珠,形容帘子的华贵。
秋霜欲下手先知,灯底裁缝剪刀冷。
秋霜欲下,玉手已经预先感到寒冷。寒灯下,她握着冰冷的剪刀为远方戍守的丈夫缝制着冬衣。
东风吹水日衔山,春来长是闲。落花狼藉酒阑珊,笙歌醉梦间。
东风吹动春水,远山连接着落日,春天来了长期都很无聊。落花一片狼藉,酒兴也逐渐衰减,吹笙唱歌整日就像醉中梦里一般。
吹水:《乐府雅词》《近体乐府》《醉翁琴趣外篇》中均作“临水”。《阳春集》中“吹”下注云“别作‘临’。”日衔山:日落到了山后。衔,《花间集补》中误作“御”,包藏的意思。 是:《词谱》中作“自”。长是闲:总是闲。闲,无事,无聊。 落花:《阳春集》中作“林花”,注中云:“(林)别作‘落’。”狼藉(jí):形容纵横散乱、乱七八糟的样子。阑珊:衰落,将尽,残。 笙歌:合笙之歌。笙,管乐器名,用若干根长短不同的簧管制成,用口吹奏。
佩声悄,晚妆残,凭谁整翠鬟?留连光景惜朱颜,黄昏独倚阑。
春睡醒来,明明知道晚妆已零乱不整,但谁还会去整理梳妆?时光易逝,朱颜易老而无人欣赏,黄昏时候只能独自倚靠着栏杆。
晚妆残:天色已晚,晚妆因醉酒而不整。残,零乱不整。 凭谁:《古今词统》《词谱》《花间集补》《全唐诗》等本中均作“无人”。《阳春集》注中所云:“别作‘凭谁’。”整翠鬟:整理头发。翠鬟,女子环形的发式,绿色的发髻。翠,翡翠鸟,羽毛青绿色,尾短,捕食小鱼。鬟,古代妇女的一种环形发髻。《古今诗余醉》《醉翁琴趣外篇》中误作“环”。 留连光景:指珍惜时间。留连,留恋而舍不得离开。光景,时光。惜:四印斋所刻词本《阳春集》中作“喜”。其他本《阳春集》中均作“惜”。朱颜:美好红润的容颜,这里指青春。 独倚阑:独自倚靠栏杆。独,《古今词统》《花间集补》《草堂诗余》中均作“人”。
寻寻觅觅,冷冷清清,凄凄惨惨戚戚。乍暖还寒时候,最难将息。三杯两盏淡酒,怎敌他、晚来风急?雁过也,正伤心,却是旧时相识。
苦苦地寻寻觅觅,却只见冷冷清清,怎不让人凄惨悲戚。乍暖还寒的时节,最难保养休息。喝三杯两杯淡酒,怎么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风急袭?一行大雁从眼前飞过,更让人伤心,因为都是旧日的相识。
寻寻觅觅:意谓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来,表现非常空虚怅惘、迷茫失落的心态。 凄凄惨惨戚戚:忧愁苦闷的样子。 将息:旧时方言,休养调理之意。 怎敌他:对付,抵挡。晚:一本作“晓”。
满地黄花堆积。憔悴损,如今有谁堪摘?守着窗儿,独自怎生得黑?梧桐更兼细雨,到黄昏、点点滴滴。这次第,怎一个愁字了得!
园中菊花堆积满地,都已经憔悴不堪,如今还有谁来采摘?冷清清地守着窗子,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?梧桐叶上细雨淋漓,到黄昏时分,还是点点滴滴。这般情景,怎么能用一个“愁”字了结!
损:表示程度极高。 堪:可。 怎生:怎样的。生:语助词。 梧桐更兼细雨:暗用白居易《长恨歌》“秋雨梧桐叶落时”诗意。 这次第:这光景、这情形。 怎一个愁字了得:一个“愁”字怎么能概括得尽呢?